在大企業工作的李先生不久前叫停了大兒子的數學課
外輔導和六歲女兒的芭蕾舞培訓班。
他說:“原因是可惡的房子。”房地產熱潮達到頂峰時的2006年底,
李先生負債1.5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83萬元)
在京畿道一山購買了一套價值6億韓元的公寓(130平方米)。
但是現在,這套房子的市價僅為3.8億韓元。
李先生說:“債務還剩1億韓元左右,每月要支付50萬韓元的利息。
如果繼續像狀況好的時候那樣花銷,真擔心將來會流落街頭,所以現在勒緊腰帶。”
隨著個人資產價值急跌,“負資產”席捲韓國社會。
經歷金融、財政危機的美國、歐洲曾經出現的公寓、股票、高爾夫俱樂部
會員卡價值暴跌現象現在出現在韓國。
現代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本部長兪炳圭表示:
“過去房地產價格暴漲時期消費激增,
但是現在受資產價值縮水的影響,消費萎縮,給整個經濟領域帶來沉重負擔。”
南韓跟台灣的人口結構幾乎是同時轉為勞動力下跌,
南韓首爾高房價的江南地區房價已轉為下跌,
沒有人口紅利的國家,房地產幾乎都逃不過長期下跌的趨勢
在台灣要買屋的台灣朋請多停看聽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 台灣的人口紅利 是目前全世界應該算最衰退最嚴重的國家之一
筆者之前說過 包括2000年後房價大漲的美國 韓國 歐洲國家 都開始面臨到房地產大幅修正的苦果
很多人跟筆者說明 台灣的房地產是不一樣 我們應該會永遠一直漲 從一坪20萬 放個50年 會增到一坪500萬 因為一直盤漲嘛
這不但有違商品循環的基本原理 也讓很多人不知不覺陷入到火坑之中
很多事 投資人多看看國際上別人的走勢 會知道 原來房地產也是跟股票一樣 簡單的循環罷了
從過去港星ㄚB吵樓到破產 到最近韓星張東健炒樓菜鳥嘗苦頭 慘跌2億4070萬元
投資人覺得 這種房地產商品 是否是跟股票一樣有漲有跌勒 一點點看法給大家
風